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2020年4月公布,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」第八版,自從上一版已經是2012年訂定,透過102-105年間完成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NAHSITs」觀察到國人營養問題,依照國人營養需求現況及參考國際飲食指標趨勢,與各界進行溝通商討後,修訂許多營養素的建議量,例如:鈣、碘、維生素D、碳水化合物等。
一、碳水化合物的建議且訂定可接受範圍(AMDR;Acceptable Macronutrient Distribution Ranges):
研究發現大腦細胞只能用碳水化合物當作能量,成人大腦每天需要110-140g葡萄糖,因此這次訂定平均需要量和建議攝取量,但因為各國並沒有訂定碳水化合物每日建議攝取量,所以訂定三大營養素可接受範圍建議攝取適量範圍。
1歲以上開始建議100-130g碳水化合物,三大營養素比例佔50-65%,懷孕第二三期每天增加35-45g碳水化合物,哺乳期增加60-80g碳水化合物。
二、新增各年齡的膳食纖維足夠攝取量
1000大卡需要攝取14g膳食纖維為基礎,也會依照活動程度調整需要量,從最低的1歲活動量稍低建議16g膳食纖維,到最高16-18歲活動量高的青春期需要47g膳食纖維,懷孕二三期需要增加5g膳食纖維,哺乳期需要增加7g膳食纖維。(詳細請參考網址)
三、碘攝取量調整
根據調查顯示國人有輕微缺碘的狀況。
|
年齡(歲) |
DRIs第七版 |
DRIs第八版 |
碘(μg/d) |
10-12 |
110 |
120 |
13-18 |
120 |
150 |
|
>19 |
140 |
150 |
|
懷孕期 |
+60 |
+75 |
|
哺乳期 |
+110 |
+100 |
四、鈣攝取量新增一歲以下之嬰兒上限攝取量UL
雖然一歲以下並沒有足夠資料去訂定上限攝取量,但避免誤解不定為無過量風險,基於保護嬰兒目的,0-6個月嬰兒上限攝取量1000mg/d,7-12個月嬰兒1500 mg/d。
五、維生素D建議增加
1歲以上開始從5μg/d 增加至10μg/d ,50歲以上從10μg/d提高至15μg/d。
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4194&pid=12285